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娱乐 > 图说八卦

余世存:在大时间里看世界 看自己

2015-07-11 来源: 凤凰网 作者:
摘要: 余世存生于1969年。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。作家,自由撰稿人,著有《常言道》、《非常道》、《家世》等,最新著作为《大时间》。我们要回去,回到传统文化,回到《易经》。我

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,学《易经》更让人敬畏,更坚定人生宇宙的信仰。那种收获是难言的,我常说,这不亚于一个理财高手惊奇于大时间里的点线之美,也不亚于一个天文学家惊奇于先人仰望星空发现了天文之美之善。

其实我也是人到中年才打开这部书,我也曾跟很多人一样对它抱有偏见。有这么一个典故:上世纪30年代,荣格遇到胡适,他问胡适《易经》是一本什么样的书,胡适就说,别管它,那是一本关于古老的中国的魔法汇编。荣格知道胡适是实验主义大师,就问他是否用过《易经》算命。胡适说算过,荣格再问他算得准不准,胡适说,可能有个70%。后来问得胡适都不好意思了。荣格得出一个结论,中国这个实验主义哲学家都没有读懂这部国学典籍,很遗憾。

当然也没有必要把《易经》思维说得这么神乎其神,它其实跟我们青少年的思维差不多,或者是中文系的文学思维差不多,是不需要推理过程的思维。就像牛陇菲先生说胡兰成对“赋比兴”的阐释是最厉害的:从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,中间有联系,那叫比喻;没有联系,没有逻辑,才叫兴。这是一种童心思维、直觉思维,是一种悟性、灵光一闪。

但我们需要警惕的是,只要有另外的自己存在,只要有40岁、50岁之后的我存在,此时的我就应该退居一个状态。我现在的思想完备了,已经能够指导自己的人生,但我永远还要想到有50岁的我,这个时候的思考就不是绝对的,要意识到还有一个老年的我。我们作为人要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性。

余世存答问

问:研究《易经》,又用四年时间写了《大时间》,平常你会不会不由自主暗暗打量遇到的人?会给自己看吗?


采访手记
答:有时候会。《易经》的时间和空间设定了几个最初的元素,就像源代码一样,它给定你之后,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拿它去衡量一切。比如说看人的身材、长相能判断出他是什么型;然后听人讲话,能判断出这个人命中有没有震卦、有没有水那一卦。我是贲卦的,有心愤怒,无心就活得安逸些。

因为读了余世存的《老子传》——那真是一次颇为奇妙的阅读体验,此后再见到他时,不论何种场合、请教何种话题,我都会有种错觉:觉得眼前像是老子本人穿越时空附在这位现代学者的身上。如果说人是有气象的,那么余世存的气象,愈来愈像我想象(理解)中的老子。

他总说自己在“逃”,像是一种自嘲或自谦。他曾感觉世间的一切都不是他的,他曾想到高尔泰——高尔泰被流放时,仍在小纸片上偷偷写东西,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跟宇宙的联系。他觉得自己也差不多,他曾在一种孤绝的状态下,在语言和思考里回归。

 4/4   首页 上一页 2 3 4

热门推荐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