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资讯 > 热点聚焦

天津一老板断指举报县纪委官员放高利贷

2016-02-27 来源: 光明网 作者:
摘要:  25日上午,天津宜维盛科技有限公司一厂房内只有部分研发人员在工作,大部分设备已经停止使用。新京报记者 林斐然 摄  “断指老板”金卫东。新京报记者 林斐

  金卫东称,他从四到五年前开始借高利贷,一年半前通过中间人找到了当地一名高姓纪委干部,通过他的介绍,向多名纪委干部和乡镇干部借取共计四五百万元的资金,“除了姓高的5分,大概36万元左右,其他的是3分。”

  沉重的小微企业

  宜维盛公司的资金链遭遇难题得到了洇溜镇党委书记的证实。据镇党委书记魏继红介绍,该企业为镇上的一家私营企业,从化工产品逐渐转型为医药中间体,并开发了部分新产品,有海外进出口业务。企业在发展中确实遇到了融资困难的问题。其土地为集体土地,非国有土地,无法抵押给银行贷款,调研还发现企业的设备不属于通用设备,折价也很难。该企业欠下巨额高利贷后,也曾向当地政府提出过请求帮助的申请。

  魏继红称,其间,金卫东通过银行贷款约200万元,到期后打算在七天之内还上,再次贷出继续使用,不料此间他曾借过的债主将其诉上法院,银行账户被冻结。“钱是倒贷公司借的,一天利息一万。”金卫东表示,自己原以为能够顺利周转这笔资金,现在的情况已经是雪上加霜。

  洇溜镇上的另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表示,当地有不少民营企业存在资金困难、通过高息借贷的情况。他自己也欠下了数百万元的高利贷债务,较高的利息迫使他一度远逃蓟县,春节期间他才敢偷偷回乡。

  魏继红介绍,当地的企业主要为彩钢厂、水泥构件厂、服装厂等,自2015年开始普遍受到经济下滑影响,镇上不少企业都遇到了资金难题,当地镇政府部门也曾关注过并试图帮助这些企业解决难题。

  2014年10月,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融360发布报告称,国内六成以上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“高利贷”,62%的小微企业贷款产品月利率达2%以上,九成以上的小贷公司和P2P平台的产品月利率超过2%。

  金卫东告诉新京报记者,自己并不是不想还钱,目前银行账户被冻结,企业确实存在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。

 3/5   首页 上一页 1 2 3 4 5 下一页 尾页

热门推荐
返回顶部